NEST051 February 2024 UCC28C50
連續傳導模式 (CCM) 返馳式轉換器通常用於中功率的隔離應用中。CCM 操作的特性包括峰值切換電流較低、輸入與輸出電容低較少、EMI 較低、操作工作週期範圍比非連續傳導模式 (DCM) 操作窄等。這些優點及偏低的成本,意味著在商業和工業應用中已廣泛採用這類裝置。本文將提供功率級設計方程式,適用於在 5A 時為 53Vdc 至 12V 的 CCM 返馳;先前已在用電訣竅:返馳式轉換器設計考量中探討過此 CCM 返馳。
圖 1 顯示在 250 kHz 下運作時的詳細 60W 返馳電路圖。在最小輸入電壓為 51V 且具有最大負載時,選擇工作週期為最大 50%。雖然可以接受高於 50% 的運作,但在此設計中並非必要。由於 57V 的高線路輸入電壓相對較低,因此在 CCM 操作時的工作週期只會減少幾個百分點。然而,如果負載大幅減少,且轉換器進入 DCM 操作,工作週期也會大幅降低。
為了防止芯飽和,繞組開/關時間的伏特-秒乘積必須達到平衡。這等於方程式 1:
將 dmax 設定為 0.5,並計算 Nps12 (NPRI:N12V) 和 Nps14 (NPRI:N14V) 的匝比,如方程式 2 和方程式 3 所示:
由於現在已設定變壓器匝比,所以可計算操作工作週期和 FET 電壓 (方程式 4 和方程式 5)。
Vdsmax 代表 FET Q2 汲極上無振鈴的「平頂」電壓。振鈴通常與變壓器洩漏電感、寄生電容 (T1、Q1、D1) 及切換速度有關。選擇 200V FET,將 FET 電壓額外降額 25-50%。變壓器必須在繞組間具有極佳的耦合,且在可能情況下,最大洩漏電感必須小於或等於 1%,以將振鈴降至最低。
當 Q2 開啟時,二極體 D1 的反向電壓應力等於方程式 6:
當二次繞組因洩漏電感、二極體電容和反向復原特性而呈負擺幅時,振鈴是很常見的情況。請參閱 方程式 7。
我選擇額定 30A/45V 的 D²PAK 封裝,以將 10A 時的順向電壓降減少至 0.33V。功耗等於方程式 8:
建議使用散熱器或氣流來實現適當的熱管理。您可以透過方程式 9 計算一次電感:
POUTMIN 是轉換器進入 DCM 之處,其一般是 POUTMAX 的 20-30%。
峰值一次電流發生在 VINMIN 時,且等於:
這是確定最大電流感測電阻器 (R18) 值的必要項目,以防止控制器的一次過電流 (OC) 保護跳脫。就 UCC3809 而言,R18 上的電壓不能超過 0.9V,如此才可確保完整的輸出功率。在此範例中,我選擇 0.18 歐姆值。可接受較小的電阻,因為其可減少功率損耗。但電阻過小會增加雜訊靈敏度,並使 OC 閾值偏高,進而產生變壓器飽和風險,甚至更糟的是在 OC 故障期間發生與應力相關的電路故障。電流感應電阻器中的功耗為方程式 11:
根據方程式 12 和方程式 13 可估算計算出的 FET 傳導和關閉開關損耗:
與 Coss 相關的損耗計算會有些模糊,因為此電容的非線性程度較高,會隨著提高的 Vds 下降,而在此設計中,估算其為 0.2W。
電容器需求通常包含計算最大 RMS 電流、取得所需漣波電壓的所需最小電容,以及瞬態保持。輸出電容和 IOUTRMS 的計算方式為方程式 14 和方程式 15:
僅適用陶瓷電容器,但需要七個電容器才能在 DC 偏壓效應後達到 83 µF。因此,我只選擇足以處理 RMS 電流者,且隨後搭配電感器電容器濾波器以減少輸出漣波電壓,並改善負載瞬態。若存在偏大的負載瞬態,可能需要額外輸出電容才能減少電壓壓降。
輸入電容等於方程式 16:
同樣地,您必須考量會剝奪電容的 DC 偏壓效應。如方程式 17 所示,RMS 電流約為:
如需探索選擇正確補償元件值的協助資訊,請至此處:補償隔離式電源供應器。
此設計範例涵蓋功能 CCM 返馳設計的基本元件計算。不過,初始估算通常導致需要重複計算以進行微調。此外,在變壓器設計和控制迴路穩定等領域中,通常需要進行更多精細作業,才能獲得運作良好且最佳化的返馳。
歡迎查看 TI 在 Power House 的用電訣竅部落格系列。
另請參閱:
先前發佈在 EDN.com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