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Wang 談如何運用 TI mmWave 雷達讓現實世界更加安全:「這只是開端」

Dan 是毫米波雷達應用的先驅,擁有對感測技術未來的願景。

1 10 月 2022 | 技術與創新

當 TI 創新者引領推動 TI 毫米波 (mmWave) 雷達應用的同時,工程師可透過車輛、工廠或智慧家庭等各種設定部署價格實惠的感測器技術,以利開創更安全的世界。在我們的願景:成為可能部落格貼文中,進一步了解平價雷達與 CMOS 技術。

Dan Wang 研究所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和一群將讓當時科技世界驚豔的 TI 創新者共事。

他們接受開發首款晶片毫米波 (mmWave) 雷達系統的艱難挑戰,採用 CMOS (可編程互補式金屬氧化半導體) 類比設計,將價格高昂的雷達偵測能力帶至平價技術,由於價格實惠,因此可在 $20,000 汽車上輕鬆採用該技術。

當時全世界還沒有人成功開發這樣的系統。但 Dan 和她的團隊已準備向大型汽車製造商展示,此系統將如何為車輛實現更高安全性。他們成功將雷達技術尺寸縮減到美元硬幣大小,並提供高度準確性,能夠幫助車輛看清任何路況並防止碰撞。

「這在當時是非常具顛覆性和突破性的技術。」Dan 說。「我們透過 CMOS 技術大幅提高雷達感測器的整合程度,並顯著降低成本。」我還記得第一次將八個小型測試感測器安裝在車輛周圍,看著這些偵測器串起三維 360 度環境視野時的振奮心情。

她現在仍在向工程師展現技術的各種新可能,幫助工程師打造下一個夢想創新。她是串接 mmWave 感測器的領導先驅,這種感測器提供高解析度影像,幫助車輛更清楚地偵測前方遠處的物體;此外,她也對開發新 mmWave 應用的演算法抱持熱忱。

「我認為 mmWave 有巨大潛能,能提升工廠、建築、居家與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她說。「這只是開端。」

車內車外的安全性

Dan 負責各種數學演算,為客戶提供協助。

演算法可幫助工程師了解如何善用我們的技術,並可透過回饋來定義下一代裝置。TI 串接雷達採用多個同步裝置,並以單一單元方式來處理資料,Dan 展示此雷達系統如何偵測前方 300 公尺外的其他車輛、分辨距離相近的兩台車輛,並向駕駛提供警示以做出適切的反應。

由於 mmWave 雷達仍是相對新穎的技術,對 Dan 來說每天都是新的挑戰。她的團隊持續為新應用開發演算法,幫助提升車內與車外的安全性。

「從一開始,mmWave 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中就展現出顯著的應用潛力,但我們知道還有很多其他應用值得探索。」她說。「我們對工業應用和車艙內感測進行評估,為 mmWave 感測器開啟更多潛能。」

mmWave 感測器可提升車內安全性,例如提醒家長後座有小孩、提醒乘客繫上安全帶、監測駕駛警覺性和生命跡象,並實現以手部姿勢即可與車內系統互動的能力。

相同功能也可用來提升居家安全,例如警示家中成員有年長者摔倒,也可讓工廠中的機器人與人類安全協作。這些都是新興功能,且仍在持續發展中。Dan 表示,下一個趨勢將著重於發展尺寸更小、更智慧化的先進感測器,並運用機器學習來強化物體與資訊分類。

「針對雷達的未來運用,以及經濟實惠的高性能感測器對其帶來的正面影響將如何衝擊更多市場,我們有一個願景。」。「二十年後,它可能會成為隨處可見的主流感測器。」

打造更美好世界的熱忱

尋找平價 TI mmWave 雷達在車內、工廠和家庭中的新應用,是 TI 創新者實踐本公司熱忱的另一個例子,我們透過半導體技術,製作更為平價的電子產品。我們經過多年研究,每一代進階和突破性創新都以前一代為基礎,讓電子裝置能夠更精巧、更有效率、更可靠且更加平價。TI 將此視為工程進步。也是我們數十年來一直堅持的做法。

相關公司部落格貼文

軟體定義汽車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的 3 種方式
03 Dec 2024 | 技術與創新

軟體定義汽車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的 3 種方式

軟體定義氣車輛對製造商、駕駛和乘客有何意義

邊緣 AI 如何提升日常體驗
08 Nov 2024 | 技術與創新

邊緣 AI 如何提升日常體驗

邊緣 AI 可讓嵌入式裝置更有效率地使用感測器資料,並改善我們的日常體驗

開放原始碼軟體如何推動業界採用 EV 充電標準
21 Oct 2024 | 技術與創新

開放原始碼軟體如何推動業界採用 EV 充電標準

開放原始碼軟體對 EV 充電、互通性和 EV 市場的意義為何

檢視全部

Media contact

Reporters and editors can contact TI’s media relations team at: mediarelations@ti.com
To contact another group at TI, please visit the TI Contact U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