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A008 September   2022 AM2631 , AM2631-Q1 , AM2632 , AM2632-Q1 , AM2634 , AM2634-Q1 , UCC14130-Q1 , UCC14131-Q1 , UCC14140-Q1 , UCC14141-Q1 , UCC14240-Q1 , UCC14241-Q1 , UCC14340-Q1 , UCC14341-Q1 , UCC15240-Q1 , UCC15241-Q1 , UCC5870-Q1 , UCC5871-Q1 , UCC5880-Q1

 

  1.   摘要
  2.   商標
  3. 簡介
  4. 架構與趨勢
  5. 實現牽引逆變器的關鍵技術
  6. 微控制器
    1. 4.1 Sitara 系列
    2. 4.2 即時控制 MCU
  7. 隔離式閘極驅動器
  8. 低電壓偏壓電源供應器
  9. 高電壓偏壓,備援電源
  10. DC 鏈路主動放電
  11. 轉子位置感測
  12. 10隔離式電壓與電流感測
  13. 11系統工程與參考設計
  14. 12結論
  15. 13參考

架構與趨勢

牽引逆變器的架構因車輛類型而異。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PHEV) 和電池電動車 (BEV) 都具三相電壓來源逆變器拓撲,功率位準範圍為 100 至 500-kW。電池組可直接連接至逆變器 DC 輸入,也可使用 DC/DC 升壓逆變器提高電池電壓,提供逆變器受控制的 DC 電壓。

二階逆變是電動車和業界最常見的電源轉換器,功率範圍可達數十千瓦,功率則可達數百千瓦。切換頻率通常在 5 kHz 至 30 kHz 範圍內,目前三階逆變器越來越受歡迎,因為逆變器可提供更高的功率能力 (超過 300 kW)、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諧波失真,並允許使用更精巧的電磁干擾 (EMI) 濾波器。在許多拓撲中,中性點嵌位及 T 型中性點嵌位 (TNPC) 是最具競爭力的設計。圖 2-1 說明三階 TNPC 逆變器的範例。

圖 2-1 三階 T 型逆變器

第二種趨勢則是雙馬達架構。Tesla 早在 2012 年就推出了 Model S 車款,這是一款後輪驅動的全尺寸豪華轎車,運用 85-kWh 電池組提供最遠 426 公里行駛距離。2014 年 Tesla 宣布推出 Model S 全輪驅動版本,其中前後輪軸皆配備電動馬達。自此之後,雙逆變器就由多家 OEM 採用,像是 Chevy Volt PHEV、Toyota Prius HEV 和 Cadillac CT6 PHEV。

第三個改善系統整合的趨勢是採用電動軸,將電力電子、電動馬達和變速箱整合在精巧的系統機殼中。電動軸可提升馬達性能,因為此設計可實現更高的扭矩和最高速度,例如 20-k RPM。其更佳的冷卻效果和線圈繞組結構,可提升功率密度和馬達效率。

牽引逆變器功能的其他趨勢包括:

  • 提升功率位準與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 (ASIL) (100 kW 至 500 kW,ASIL C 至
    ASIL D)
  • 改用 800-V 技術並提升切換暫態電壓
  • 輕鬆調整閘極驅動器強度以減少過衝、使效率最佳化並減少 EMI
  • 不使用解析器而改用電感式位置感測技術,以降低成本
  • 將主動放電整合至閘極驅動器積體電路 (IC),以降低成本並節省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