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A009A november   2022  – march 2023 MSPM0G1105 , MSPM0G1106 , MSPM0G1107 , MSPM0G1505 , MSPM0G1506 , MSPM0G1507 , MSPM0G3105 , MSPM0G3106 , MSPM0G3107 , MSPM0G3505 , MSPM0G3506 , MSPM0G3507 , MSPM0L1105 , MSPM0L1106 , MSPM0L1303 , MSPM0L1304 , MSPM0L1305 , MSPM0L1306 , MSPM0L1343 , MSPM0L1344 , MSPM0L1345 , MSPM0L1346

 

  1.   摘要
  2.   商標
  3. 1MSPM0 產品組合概覽
    1. 1.1 簡介
    2. 1.2 STM32 MCU 與 MSPM0 MCU 的產品組合比較
  4. 2生態系統與移轉
    1. 2.1 軟體生態系統比較
      1. 2.1.1 MSPM0 軟體開發套件 (MSPM0 SDK)
      2. 2.1.2 CubeIDE 與 Code Composer Studio IDE (CCS)
      3. 2.1.3 CubeMX 與 SysConfig
    2. 2.2 硬體生態系統
    3. 2.3 偵錯工具
    4. 2.4 移轉程序
    5. 2.5 移轉和移植範例
  5. 3核心架構比較
    1. 3.1 CPU
    2. 3.2 嵌入式記憶體比較
      1. 3.2.1 快閃記憶體功能
      2. 3.2.2 快閃記憶體組織
      3. 3.2.3 嵌入式 SRAM
    3. 3.3 開機和重設摘要與比較
    4. 3.4 時鐘摘要和比較
    5. 3.5 MSPM0 運作模式摘要和比較
    6. 3.6 中斷與事件比較
    7. 3.7 偵錯和編程比較
  6. 4數位周邊設備比較
    1. 4.1 通用 I/O (GPIO、IOMUX)
    2. 4.2 通用非同步接收器-發射器 (UART)
    3. 4.3 序列周邊介面 (SPI)
    4. 4.4 I2C
    5. 4.5 計時器 (TIMGx、TIMAx)
    6. 4.6 窗型監視計時器 (WWDT)
    7. 4.7 即時時鐘 (RTC)
  7. 5類比周邊設備比較
    1. 5.1 類比轉數位轉換器 (ADC)
    2. 5.2 比較器 (COMP)
    3. 5.3 數位轉類比轉換器 (DAC)
    4. 5.4 運算放大器 (OPA)
    5. 5.5 電壓參考 (VREF)
  8. 6修訂記錄

摘要

此應用說明可協助於從 STMicroelectronics STM32® 平台移轉至德州儀器 MSPM0 MCU 生態系統。本指南主要介紹 MSPM0 開發與工具生態系統、核心架構、周邊設備考量及軟體開發套件。用意是要強調兩個系列之間的差異,並利用 STM32 生態系統的現有知識快速升級至 MSPM0 系列 MCU。